前段时间听锵锵三人行,高晓松和郑钧两个人合起伙来说中国人,尤其是汉人,搞不了音乐。高晓松的证据是汉族人的生活中没有音乐。

的确是,我们从小介绍少数民族的时候,经常听到说这个民族能歌善舞,那个民族能歌善舞,就是从来没听到人说汉族人能歌善舞。尤其是我看了一段时间韩国的综艺节目,别的民族不知道,反正发现朝鲜族这个民族真的是能歌善舞。还有黑人的节奏感,我们汉人也赶不上。

而汉族人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就是写点诗,写点文章。这是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太发达了,发达到已经可以完全不用唱歌跳舞,光用文字,就能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的表达出来了。

我看过很多晚会,包括中国春晚看过,外国的很多大型晚会也看过。但是中国的晚会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语言类节目的比重特别大。而且语言类节目基本是一场晚会的重头戏。外国的那些晚会看来看去,都是些乐器,唱歌,跳舞。外国人就喜欢些这个。

那么中国古代的音乐怎么样呢?

其实从诗经开始,一直到唐诗,宋词,很多都是直接拿来唱的。那都是歌。

而且从很早就有流行歌曲,比如郑卫之音。当然,这种靡靡之音让孔子听了很不高兴,觉得她败坏礼法。但有人听了就是很舒服,比如整天听古乐的魏文侯,听到郑卫之音,就高兴的不知疲倦。那种感觉就像70年代整天听东方红和样板戏的人,突然听到了邓丽君。

当然,在中国人的等级划分比较明显,歌的等级也就有了区分。君子就要听阳春白雪,这些曲高和寡的。比如去KTV,那些会唱歌的就是要点些难度大的,让一般人唱不上去的,比如《青藏高原》,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。而一般人也就唱些下里巴人的《老鼠爱大米》,《两只蝴蝶》等等就算了。

到了唐朝,诗歌就是音乐。而且你会惊讶当时一般民众的欣赏水品之高。酒楼妓院里弹奏演唱的都是当时诗歌。有一次王昌龄,高适和王之焕三人在旗亭饮酒,偷听歌女演唱,比谁的诗被演唱得多。可见当时的人刚写的诗,就已经被传唱开了。

还有我们现在的朋友离别的时候喜欢唱《送别》,《祝福》,或者《祝你一路顺风》,而在唐朝的时候就是唱王维的《阳关三叠》,那首歌在那时的流行程度绝对不会比现在的那些最流行的歌曲差。

现在歌星,有粉丝。其实古代的诗人也有粉丝。前段时间听南京大学的莫砺峰教授讲唐诗,他讲到唐朝有个人,是白居易的粉丝,在自己身上纹了白居易三百多首诗。我当时想估计没有长恨歌,琵琶行些吧……

后来回家查了一下,原来是出自冯梦龙的笑史,里面记录说“荆州街男子葛清,自颈以下,通札白居易诗”。不过这里文的不是诗句,而是根据白居易的诗做的画,那就更了不起了。

有一点不同的是,现在的粉丝,迷的是唱歌的人,而古代的粉丝迷的是写歌词的人。

中国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歌词上,而曲调,有那么几个也就够了。到了宋代,词牌那么多,到现在也没留下几个,而词倒是留下很多。这也就是高晓松说的一首虞美人的曲调居然可以填几万首词,中国人对音乐旋律本身的不在乎,居然到了这种地步……

而外国人刚好相反,听着那么好听的旋律,一看歌词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句,我爱你,你不爱我,只有你,没你不行……

到了现代,地球成个村子了,中国人也开始学外国的音乐,但就是学不像。最好听,最经典的那些歌,也还都是外国的曲子,中国人改填了一下词。十几年前流行歌的歌很多是日本的曲子,香港人填的词。就连我前面提到的那首现代中国人常用来送别的歌《送别》,也是李叔同填的词,曲子是美国一位作曲家根据民歌改编的。在中国有很多歌是因为词写的好,然后曲才被人们传唱的。而在其他国家,歌曲流行的原因,多半是因为曲子好听,或者演唱者声音好。

直到最近的几年,出了个周杰伦,能把音乐做成这样,我觉得有点颠覆中国乐坛的意思,但是如果没有方文山的词,我也不确定他有没有现在这么火。

中国人喜欢写词就写词,我们就喜欢语言文字的东西,也没什么不好。外国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也开始流行学中国的相声,在电视节目里大搞talk show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