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国之后挺羡慕他们外国人的。从小就可以全世界的到处走。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像我这样能走出国门的,基本都是幸运儿。

从小生活在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。就在机厂和南郊两个地方。朋友圈子仅限于街坊的小朋友们,(不出三排)没有什么眼界可言。

小学毕业生到初中。见到了来自不同的矿的同学们。了解得他们的生活。也见到了许多本身就在矿务局上小学的一些同学们。开始感觉眼界不一样。受到的教育不一样。觉得局里的同学们知识很丰富,见识很广。

我不会去怪我的小学老师们,他们没那么多知识来教我们,这是大的历史背景造成的。没什么办法。

虽然小学教育不一样,但是初中我们还是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。

上了高中,对我来说跟初中差别不大。但是对很多其他高中同学来说,差别非常大。很多人都说现在还在联系的就只有高中同学了。但是对我来说,初中和高中同学,都还保持联系。因为初中同学基本上也都上大学在全国各地,眼界不会差很远,都还有话可说。

我粗略的算了一下,在我们那里上重点本科的概率是1/40。就是我们那一届全矿务局每40个学生中,只有一个人能上重点本科。我记得初考的时候全局考生8000人,一中只招200个,幸好我是那两百个中间。最后我们那届高中毕业的时候重本人数好像也是200,幸好我也还在那两百中间。想想跟我在一起的40个人中,只有我一个人走这条路,那其他39个人都哪里去了?

竞争是残酷的。

大学,是又一次朋友圈子的扩大,眼界的开阔。开始接触不同地域的人。开始了解祖国之大,也开始了解人的复杂性。

直到现在,在网上发帖骂架的,除了统一攻击外国,就是中国自己内部的地域攻击了。所以我觉得愤青们统一起来抵制点什么,也挺好的。免得自己没事干,上海的骂北京的,湖南的骂广东的,山东的骂河南的。

互联网这么大,内容提供商能提供出来的东西也没多少。

出了国以后,了解了一些外国的制度,外国的做事方法。有些确实值得学习。眼界大大开阔。

也见了些外国人,澳洲的,瑞典的,印度的,越南的……

大学的时候都是在找每个人的不同点,但是出国以后只能找找这些人的共同点了。

不同的国家也喜欢互相攻击,印度人还嘲笑中国呢。但是我一想,呵呵,这不是跟上海人骂北京人一样嘛,连骂的词都差不多……

再往小了想,也就跟一中嘲笑二中一样,7班嘲笑8班一样。

有意思吗?

要想真正的世界上各个国家团结,就等着某天外星人来侵略地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