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到这个故事,是因为前些天又有人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了,呵呵。

故事的原文如下:

磨针溪,在眉州象耳山下。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,未成,弃去。过小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“欲作针。”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。媪自言姓武。今溪旁有武氏岩。

宋·祝穆《方舆胜览·眉州·磨针溪》: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,学业未成,即弃去,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’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”。

小时候就是被这些成语教育大的,教人用很笨的方法来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,比如这个铁杵成针,还有愚公移山,精卫填海之类的。要么就是笨鸟先飞,勤能补拙。让大家都觉得自己很笨,要先飞。但是可惜的是懂得先飞的鸟儿,一般也不是很笨。

我中学的时候还写过一篇文章来批评老太太的,但是终究没敢交上去给老师看。

内容大约是这样的:

1、铁杵也是很有用的东西。(杵是用来捣衣[洗衣服],舂米,捣花椒等,就是用来捶打东西,或者把东西捣碎的。)为什么要用杵来磨?

2、用杵同样质量的铁,不知道能打造出多少针来。(我不太清楚古代做针的方法,想来也是把铁烧红后拉成铁丝,截断后再来打磨。)

3、磨掉的铁岂不是都浪费了?时间岂不是都浪费了?

4、即使自己没有能力做针,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买卖啊。一个铁杵怎么也能换几根针回来吧。

5、最可恨的是李白这小子。老太太可能脑子有些迟钝了,但李白却不上去劝阻,还大发感慨。

呵呵,知道这又是调戏古人的做法。但实在是因为这个故事完全不能说服我。

说贵在坚持是好的,但是方法也是要讲的。不能为了教育人,而编出这么假的例子。而且是明显误人子弟的例子。让人抱着一个死理,一个一定能磨成针的信念,去完成一个费力又不讨好的任务。

我们很多的教育都是让人学笨。

在中国,如果你表现得很聪明,那么其实你一点都不聪明。大智若愚,就是要看起来笨笨的。

所以那些教大家变通,创新的成语,远没有让大家吃苦,坚持,的成语多。甚至你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,变通的时候,还会被别人嘲笑为小聪明,和不耻。

所以社会要求大家即使聪明,也要装的笨,也要附和那些笨,但是坚持到底的精神。

而在国外,好像更注重自我,更鼓励表现,人们可以大声地说着自己的观点,而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。所以各种创新的,变通的东西,更容易发展,而不会被社会压抑。对小孩子的教育,也不会以吃苦教育为主。

苦读书能带来好的成绩,但却带不来更大的成功。所以海外华人的小孩仿佛成绩都特别好,但是长大了以后成功的比例,却又大大降低。

相信铁杵成针,愚公移山这些故事以后还是会被拿出来教育人,但是选择侧重点的时候,可不可以再有些针对性,是要教育孩子去磨针呢?还是用别的方法得到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