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不觉来到地球的另一边,以至颠倒春秋。春夏时节的澳大利亚正是一片草长莺飞,万物蓬勃的景象。再也不见故乡那黄色的秋的面孔。

之所以说秋是黄色的面孔,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可能体会不到。在华北地区,再也没有一种比黄更加贴切的颜色来形容秋。

一、黄城

我生活在中国的煤都——大同。一个给人印象是黑的城市。以至于上大学后,我说大同的女生很漂亮,他们都不相信,说,“是不是都很黑啊?都成煤女了,还美女呢!”我又得再详细解释一番“大同是北魏首都,原名平城。大同之所以改名大同,是因为大同是多民族聚居地,为了使大家和平相处,即改平城为大同。赵武灵王时候就主张胡汉和亲,北魏时期拓拔氏又要求鲜卑和汉人通婚,所以从生物遗传学角度来说,产生美女的几率较大。再者,皇帝总要拉各地美女来首都,因此他们的后代也差不到哪里去……”最后再给他讲大同是皇后之乡……听的他们目瞪口呆加吐血。

这里面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,但是我最怕别人说大同是一座黑城。

自己衷心的祝愿他成为一座绿城,但是他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,看看那黄土的古城墙,无语了。

大同人怕过春秋,只是怕一样东西,那就是沙尘暴。每当沙尘暴来临,整个天空被染成黄色,飞沙走石,人不出户。被逼的没办法的人,用一个丝巾把头整整包住,在大风里挣扎。想到小学时老舍那篇描写北京的风的课文,真的一点都不过分。不过看来沙尘暴也是古已有之,并非新兴之物。甚至有人笑说,要治理北京的沙尘暴先得在大同种树。倒也希望北京赶快治理,让大同成为一座绿城。

再也不用在黄沙中打篮球,呵呵。

中学时候还写过关于沙尘暴的东西:“天地大悬浊,杂屑舞飞脱。黄空步来吼,看谁不服我。”

清新的空气不能服,葳蕤的草木不能服,大同的人更不能服!!!

二、黄叶

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燕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障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”

这半片词很容易让我想起大同的秋,古时平城的黄叶,叶黄的平城。

大同的树大多是落叶乔木,一到秋天,无风的日子,满树黄叶,悠然而下,秋意融融,诗意浓浓。

小时侯和伙伴们捡起落叶来比拼“宝根”,就是两个人每人拿一片叶子把根钩在一起来拔,没断的那一方为胜。有时为了搜寻一只“宝根”而四处奔走,上山爬树……

踩在满地的黄叶上,沙沙,沙沙……

有风的日子则不同,“秋扫黄叶风也叹” ,再也没有那样的萧瑟……

碧云天,黄叶地……

没有沙尘暴的时候,大同的天很蓝,蓝的像澳洲的天空——碧云天。
白云随意飘的感觉在我上大学以后很少能感觉到,至少在徐州、太原、北京、南京,武汉都没有。那些城市的天总是多云的、而且久久不散。

三、丰收

我父母都是工厂里的工人,但从小是在村田庄稼地里长大的,因为工厂旁边都是农村。

中学以前没有踢过足球,也没打过篮球,每天干的事只有挖甜草苗,灌黄鼠,捉蛇……
现在知道,甜草苗就是甘草,小时侯一直吃它的根却不知道它的学名,呵呵,有点惭愧。

说实话,我没见过电视里、报纸上那种丰收的景象,一个个谷仓堆的满满的,上面写一个大大的“丰”字。可能是南方或中原主要粮食产区的丰收方法。或者有点假。
也没见过收割机和脱粒机什么的,见得最高级的武器就是拖拉机了。

我们那里农村学校都是有秋假的,就是让孩子去帮父母收庄稼,但我是工厂的子弟,所以没有。

在灌黄鼠的时候,总有农民告诉我们不要踩了庄稼,但他们还是希望我们灌的,因为黄鼠少一点,可以少吃一点粮食。也就是在灌黄鼠的,偶尔会碰到蛇,就顺便捉回来玩。

在看到农民秋收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尽了一份力,毕竟帮着除了一些害嘛。

秋天丰收,奶奶家种的金黄的向日葵花,玉米……
被我和弟弟折断当武器的葵花杆、玉米杆……
在嬉笑打闹中,时空变换,斗转星移……

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到故乡,童年的秋天一片金黄……